Skip to content

culture

"准空姐"气质出众参加世界大赛:能闻出15国红酒(组图)

陈亦凡不爱喝酒,但如今只要闻上一口,她就能分辨出约15个国家的红酒和白酒。这也为她赢得了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在今年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20岁的上海姑娘陈亦凡代表中国参赛,在餐厅服务项目中,以总排名第14的成绩,获得优胜奖。

她所参加的餐厅服务项目,比赛得分点高达上千个,稍有环节失误,就可能面临淘汰。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没有过多紧张,抱着学习之心,坦然征战。

陈亦凡就读于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东航订单班,是一名“准空姐”。她希望今后能够将练就的技能带到空乘工作中,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这城市的校服是校服界颜王 范冰冰刘亦菲都穿过(图)

她说 :一张张奶茶外卖单是她的学生时代 他说:课间同学们三五成群的走廊是他的学生时代 他们说 :黑蓝白相间是他们青春的颜色 深圳的小伙伴们对于黑蓝白相间 总有这样的记忆 不管你是80后、 90后还是00后 总有一款适合你! 自2002年全市统一学生校服款式,深圳校服已走过15年的发展历程。15年来深圳啥都在变化,可从未变过的就是深圳校服的款式! ? 黑蓝白相间的颜色 有没有勾起你最青涩的回忆? 不如先来做个测试! 1 来透露下你的真实年龄 校服的改进之路 还记得那些年,深圳校服+帆布鞋的黄金组合装扮吗? 还记得那些年,学校门口的保安蜀黍“强行”要求你把裤脚的拉链拉上去的时候,你极不情愿的“赶脚”吗…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一种叫“非主流”的东西,于是开始流行各种怪异的校服穿法… Beta1.0版本: 80后的专属记忆! 80后是第一批穿统一校服的宝宝,当年将校裤改为不羁的喇叭裤脚是风靡一时,穿上它,感觉自己是四大天王。 Beta2.0版本:… Read More »这城市的校服是校服界颜王 范冰冰刘亦菲都穿过(图)

北京乡村老人同吃“百家宴” 迎重阳节(高清组图)

2017年10月26日,九九重阳节前夕,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前茶坞村党支部举办“重阳敬老邻里和睦”百家节同吃“敬老百家宴”活动,全村四百户家庭1000多名村民一起在村文化广场品尝百家宴,一同祝福老年人健康长寿,倡导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喜迎九九重阳节。 北京乡村老人同吃“重阳节和睦百家宴”。 现场图。 现场图。

八旬医生做生命摆渡人 五年临终关怀送走三百人(组图)

封面新闻10月26日报道,10月25日,四川简阳市平武镇,郭达萍躺在自家床上神志不清,51岁的她肺癌晚期,医生预测她的生命仅剩下两周左右。当天上午,81岁的周克明再次走进郭达萍家门,查看她的身体状况。

周克明,是简阳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今年81岁,但仍坚持每天出诊。2012年起,发现农村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几乎为空白,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农村临终关怀,5年“温暖”送走近300人,自费为病患送药20000余元。

从医61年的周克明,被称为生命“摆渡人”,他的档案柜里已10个装有随访记录的档案袋,记录着先后离去的每一个病人。

亚洲第一散粮筒仓变身“艺术秀场”(组图)

坐落于上海浦东黄浦江畔的亚洲第一散粮筒仓成为了此次艺术季的主展馆,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众多国外的观展者纷纷前来。作为上海市重要工业遗产,八万吨筒仓的改造项目由地上8层(工作楼)及2层(筒仓和仓上建筑)组成,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 该建筑特色在于“无中生有”,最大重点在于“改造性再利用”,不是简单的“换层皮”,而是保留工业时代的刚硬之美和拙朴气息,延续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昔日上海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华丽变身“艺术秀场”。 民众在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感受不一样的空间艺术。

福建敬老百寿宴 跪拜洗脚敬茶 老人热泪盈眶(组图)

 
10月28日,九九重阳节,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东张,第十六届敬老百寿宴在村室内球场举行,共50桌宴席,403位老人在这里欢聚一堂,品尝年轻人为他们准备的敬老盛宴。主办方还表彰了东张“孝敬之星”,慰问高龄老人,在宴席开始前,还进行了孝文化文艺演出。现场互动环节,11位寿星被邀请上台,公益团队向老人赠送了毛巾、洗脚木桶等。随后邀请他们的子女晚辈上台,行跪拜,敬茶礼,为老人洗脚。

在中国,这十大姓氏不能通婚(图)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些姓氏是不能通婚的,有的和历史有关,有的则与文学作品有关。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源:VCG) 岳、秦不通婚 关于秦岳两家的历史渊源,相信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南宋时期,奸臣秦桧一味地主张与金国讲和,并且极力贬斥抗金将士,岳飞正是受害者之一。两大姓氏之间不通婚自然是源于那场“莫须有”的罪名,仇恨一结便上上千年。 李、朱不通婚 关于李姓和朱姓是世仇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唐朝末年,大军阀朱温废黜唐哀宗李祝并且自立后梁,但此时的李姓仍是国姓,因此全国的李姓人便仇视朱姓。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是因为明末时期,李自成带兵穿入京城,逼得崇祯自杀,从此两家决裂。根据以上的说法,国仇家恨让朱李两家渐行渐远,才使得后代之间约定不交往不通婚。 武、潘不通婚 一部《水浒传》,本是故事,潘金莲红杏出墙害死武大郎,这才有武松杀嫂……这一对姓氏之间不能通婚的原因主要是小说《水浒传》。 在该书当中,武大郎与潘金莲本是夫妻,但由于潘金莲嫌弃武大郎外形丑陋矮小且家境贫寒,在遇到豪绅西门庆之后,不仅红杏出墙还毒死了丈夫武大郎,最终没过上几天快活日子就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亲手杀死。按说,这只是小说里面为了突出主题而刻画的故事情节,不该带来如此后果。怎奈小说的影响力大,口口相传也就信以为真了。 梁、祝不通婚 源于《梁祝》中国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此二姓之间并无仇怨,反而是大大的有缘,相互较好。为了防止梁祝悲剧的再次发生,也就有了梁祝二姓不通婚的说法,说来古人还真是迷信。 杨、潘不通婚 在民间传说当中,奸臣潘仁美陷害了杨家将中的杨业,使得杨家将受到满门惨死的灾难。到了元明时期,杨家后人甚至还多次派人去追杀潘家的后人,甚至有些人还将其写进家训和族谱之中。据说在不少杨姓的家谱之中,都写有“不准和潘姓通婚”。 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先祖伏羲他始画八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 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姓氏共有5,600多个。 姓氏分为单姓(张、王、李、赵等)、复姓(皇甫、司马、欧阳等)和多字姓(爱新觉罗)等。 姓产生、发展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星象学、心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人 VS 乏味的中年庸俗妇女(组图)

01

冯唐先生写了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说「愿我们远离油腻和猥琐,敬爱女生,过好余生,让世界更美好」,觉得很有意思。

其实不是男人变猥琐了,而是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农耕时代,在女性私有制里意淫着、肿胀着,对比女人的进步,就渗出了油腻。

女人都有马甲线了,男人还大腹便便挥斥方遒;女人都创业上市了,男人还认为手头掌握的社会资源能肆意媾女;女人实力已经达到,进可只享受美好肉体,退可不婚主义,男人还在幻想免费保姆。

所以从五岳散人到许知远,都被怼到体无完肤,而韩寒赵雷,都误入惊险雷区,忙不迭出来自证清白:现在的女人,惹不起惹不起。

还有冯唐主动出击:别逗了,我们先照照镜子。

真是个聪明男人。

如若男人们都能成为6块腹肌的真绅士,那么我们还是可以配合一下的: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肥腻的中年妇女」。

麦当劳改名"金拱门"后 这些大学也改名了(组图)

麦当劳公司改名金拱门给我们的启示是:名字太重要了!好的名字,根本不用做广告,就能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于是这两天,很多品牌都大开脑洞,给自己的品牌标识起新名字。对于国内高校来说,很多校徽形象生动,不起新名字太浪费了! 不信请看: 仿照金拱门,福州大学突出福字,叫“好福气大学”。 贵州大学突出贵字,叫“富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拿门来做文章,于是叫“牌坊大学”。 不过宁波大学不服:你牌坊只是一个门,我们是“两扇门大学”。 兰州大学更不服:我们叫“一幢楼大学”,比门?没门儿~ 哈工大表示不屑:你那楼不够霸气,俺们才叫“一幢楼大学”! 武大摇摇头:你们没意境。看看咱们:“一座庙大学”。 中山大学笑而不语:都没文化,我们叫“一座塔大学”。 湖大表示:敢比有文化?我们976年就建立了,低调点,我们叫“一座宅大学”。 安徽大学心想:我历史比较短,要想又现代又霸气,只有叫“一座城大学”。 山东交大看不下去了:大学靠的不是大楼,是大师,是人!于是我们叫“大力士大学”! 湖南文理学院撇撇嘴:大力士大学算什么,我们叫“后翌大学”,大力士中的大力士! 郑州大学清清嗓子:什么大力士不大力士的,能亲民一点、幽默一点、智慧一点、萌一点吗,我们叫“派大星大学”。 曲阜师大站了起来:你们都只是一个人,我们是“两个人大学”! 河北工大接下话茬,你那两个是人吗?我这才是“两个人大学”! 北大沉不住了:两个人就牛?我是“三个人大学”! 人民大学笑了起来:你那三个也不是人,我这才是“三个人大学”,三个person! 宁夏大学这时候说话了:人总是要吃饭的嘛,我们叫“面条大学”。 大连大学赶紧接下去:对!饭后还要吃水果,所以我们叫“果盘大学”! 地质大学脑了:你们就知到吃!吃个锤子!一怒之下,改名“锤子大学”。 矿大心想:叫锤子大学你也不是第一,我是“两个锤子大学”! 交大乐了:锤子算什么,我啥都有,可以叫“工具箱大学”。… Read More »麦当劳改名"金拱门"后 这些大学也改名了(组图)

西方的鬼节-万圣节原来是这么来的? (组图)

  万圣节是西洋鬼节,对国外来说万圣节就像我们的中元节,这一天他们会把自己打扮的鬼模鬼样,到处举办狂欢派对。“万圣节”这个字,起源自天主教教会。每年的 11 月 1 日,是天主教庆祝诸圣的节日 All Hallows Day 或 All Saint’s Day。而在万圣节前夕,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是塞尔特族人的年度丰收祭典,象征着一年的结束,以及新一年的开始。 节日起源 万圣节(Hallowmas)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Hallow”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Hallow)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版本繁多,流传较广的是: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基督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 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Read More »西方的鬼节-万圣节原来是这么来的? (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