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knowledge

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心话语情结(2/6)

来源: 爱思想 作者: 李劼 2、王朔小说和大院文化比起《今天》诗人 们的疯狂和荒唐,北京作家里头的王朔,反倒显得正常和可爱。虽然王朔有王朔的不足,但他毕竟在心态上相当健康。

悼念余光中

来源: 纵览中国 作者: 曾伯炎 2011年3月31日,余光中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演讲

独处 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教养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一个镜头,冯小刚饰演的老师在下课后,走到学校操场的角落里,趁四下无人撒了一泡尿,却被捣蛋的学生拿望远镜给窥见了。

文革浩劫后恢复高考 回顾我的人生轨迹

作者: BBC中文网 40年前, 中国 决定恢复因文革中断十多年的高考制度,几百万学子跃跃欲试, 20万幸运儿如愿以偿。这是中国朝改革开放迈出的第一步。BBC东亚部的华英回忆她的高考经历。

独处 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教养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一个镜头,冯小刚饰演的老师在下课后,走到学校操场的角落里,趁四下无人撒了一泡尿,却被捣蛋的学生拿望远镜给窥见了。

5G将至,中国领跑(图)

原标题:5G将至,中国领跑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肖翊摄 11月21日,工信部等部门正式发布《十六部门关于印发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透露: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深入推进提速降费。同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明确指出明年将在至少5个城市开展5G规模组网建设。届时,网络规划领域将迎来通信变革的第一波红利。 我国5G技术处于什么水平?布局5G市场为何要加入民营“玩家”?三大运营商的地位会被动摇吗? >> 5G承担改变社会的使命角色 业内人士介绍,此前的3G有3种制式,4G有两种制式,而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5G,将在频谱、网络、终端、应用等各方面真正实现标准统一。 “为了实现更大网络带宽,以前的这些分立式频谱划分是不够用的,需要优化整合,并且向新的频点延展,这都是为了支持更大的带宽,综合成本也能更低,”上述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该业内人士称,5G与以往无线通信技术最大的区别是服务的对象。“以前服务的主要是人,而5G将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工业4.0、智能制造、医疗等行业运作都会随着5G技术成熟,进一步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5G所要承担的是改变整个社会、行业的使命角色。”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国内三大运营商已在4G领域投资超3000亿元,目前仍处于成本回收周期。在这种情况下,酝酿建设5G的原因何在?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企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沈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因为我国正在迅速进入智能社会,包括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等应用在迅速普及,它们的规模化应用需要新一代网络来承载,4G在移动的情况下看视频没问题,而5G着重解决的是物体与物体、物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高密度、低时延连接等问题,比如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就需要依托5G网络实现车辆、信号灯、道路感应线圈、智能总控平台间的无缝连接和互动,且时延需要在毫秒级别。 业内人士介绍,5G最为重要的3个应用场景是大带宽、万物互联、低时延。网络延迟低和带宽作为5G的最大杀手锏,可以将10毫秒的4G网络延迟提升到5G的1毫秒。虽然在下载文件、玩游戏等方面,上述网络延迟差距很难感觉出来,但在无人驾驶(要求毫秒级的互动操作响应)等方面,差距堪称“致命”。 以正在试行的谷歌自动驾驶车为例,它1秒需要采集1G的各类数据,当前谷歌自动驾驶车为单机版,由车辆在本机上处理数据,未来量产的车极可能为联网版本,将数据采集到平台,再由平台处理后回传控制,对时延要求非常高,即使时延是0.1秒,汽车也会开出去很长距离,有可能产生事故,5G的低时延就显得非常必要。 “物联网时代,一个家庭往往会有超过100样东西需要连接网络,所以需要新一代网络能够对整体网络频谱利用率更高效,能连接更多终端的新系统。不过,我预计未来4G和5G会并存,并不是5G来了4G就会全部被淘汰掉。”沈钢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说。 进入物联网时代后,IP地址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IPv6的加快商用正逢其时。沈钢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IPv6部署,5到10年内将建全球最大商用网络。预计到2025年末,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形成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 >> 5G商用来临,中国有望全球领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5G的大带宽场景将率先商用,韩国已计划在明年冬奥会提供5G技术服务,韩国三星上月也宣布与英国运营商在今年开始建设5G网络并由三星提供基站和设备。 与国外相比,中国在5G布局上似乎更成熟。2009年中国就已经开展了5G研究,并在之后几年展示了5G原型机基站。 2013年11月6日,华为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言2020年用户即可享受5G移动网络; 2016年5月31日,第一届全球5G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开始向5G核心地位迈进;2016年11月17日,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类似于国际通信标准化机构)第87次会议就5G短码方案进行讨论,最终华为方案胜出,中国方案入选5G标准。 从2G时代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到成为5G标准的制定者之一,谁掌握了5G的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会长葛瑞德认为:“2020年全球将有第一批国家正式应用5G,而中国必将是其中之一。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不仅是一个领先国家,还是创新驱动型国家。” 目前,工信部已经开始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三阶段工作,侧重于商用前夕对产品的研发、验证和产业协同,预计在明年6月出台5G商用或接近商用产品。 中国三大运营商也表示将于2018年迈出5G试商用第一步,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5G规模商用。… Read More »5G将至,中国领跑(图)

费城一中国老人捡一台旧电脑引来牢狱之灾?(组图)

赵先生保释后暂住一个黑人的储藏室里。这两天,微信群里沸沸扬扬, 一个中国老人被判29年, 有人疾呼”华人要团结,保护我们自己的权利…….” 甚至说种族歧视已经像南京大屠杀一样袭来. 把我带进一场辩论, 脑子里几乎都是这个案件在翻滚着。一个中国老人捡了一个旧电脑,要判29年?我也喜欢买旧货,这样的事件引人关注。

特朗普原来这么“文盲”?眼看伊万卡也要被传染了(组图)

特朗普一家(图片来源:USMagazine)
当地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大叔在华盛顿宣誓入职,成为了美国第45任总统。

从身价亿万的地产大亨,到家喻户晓的真人秀明星,再到世界超级大国的一把手,特朗普也算是美国历史上履历最有(奇)趣(葩)的总统了之一了。这样的人生轨迹,让特朗普大叔注定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领导人。

“手段”比“目的”更重要(4/8)

来源: 二十一世纪 作者: 秦晖 现在我们知道,“造反派,真的反了”确实不该用惊讶语气,因为至少在毛泽东布置行动的7 月24 日当天,中央已经视蒯大富为敌人。当时主要的口实是:7 月18 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各省造反派开了个“黑会”,据说他们要成立全国性组织与中央对抗。而蒯大富就被定为这些“真的反了”的造反派的“黑司令”。就在7 月24 日深夜至25 日凌晨“中央首长接见广西两派代表团”时,包括周恩来、陈伯达 、康生 、姚文元、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温玉成等在内的阵容庞大的中央首长一齐厉声斥责广西“四·二二”造反派,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严厉追查所谓的“黑会”,尤其是点名追查蒯大富。广西人被严令交代“蒯大富是怎样讲的,什么人怎样讲的,会上、会下又怎样讲的,给我写出来。你不要认为我们不知道,不是缺你的材料,是看你能不能挽救!”这些首长断言“四·二二”参加“黑会”是去朝见“黑司令部”,大喝要与会者“把你们的黑司令部端出来!”陈伯达并说:蒯大富、韩爱晶“狂妄自大”,成了危险人物,“蒯大富最好去劳动,韩爱晶最好去劳动”[20]。读了这份记录,谁还会认为两天后的数万人工宣队进占清华之举有可能事先通知蒯大富?

丁玲与公木

来源: 博客 作者: 邢小群 朱靖华先生是中国 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已退休。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时他就在那里工作,直到该所关闭。1956年,他因为在批丁、陈反党集团的会上,说了同情丁玲、希望领导层的同志们团结的话,被打成右倾分子,下放劳动一年。1959 年回到作协系统 的《中国文学》杂志社后,又受诬陷;1961年调到人民大学开始古典文学的讲授生涯。

中共潜伏特工谈红色高棉:亲见华侨被用铁钳凌迟

常修文,出生于柬埔寨金边的华侨,1950年回国。1958年,常修文被组织选中派往柬埔寨工作,夫妻两人,两个普通老百姓经过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即踏上了特工生涯。在柬埔寨,常修文亲身经历、见证了红色高棉的残暴,一个不懂当地语言的华侨,被红色高棉用铁钳凌迟。1975年红色高棉攻入金边,常修文等中国特工不得不撤离柬埔寨。

初中生活与“九一三”

来源: 爱思想 作者: 顾土 1971年初,在江西干校的母亲病重,先是送到南昌的医院,但那里的医生都已下乡,医院由护士当家,治疗不见任何效果,所以干校最终同意我母亲在我哥哥陪伴下回北京。我在此前为防传染上血吸虫病,暂时寄居到了湖州姨外婆家,接到父亲从干校的来信后,也赶回了北京。

健康过冬 这些常见病需提防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当人体受凉时可造成局部抵抗力下降,病菌容易侵入。为此,特邀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所陆辉,讲解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相关知识,助您健康过冬。

【揭秘】目睹志愿军三个冰雕连 南逃美军惊呆 水晶之夜 三万犹太人被送集中营 ——中国水库大坝高风险 夹边沟右派去春播? 无种籽无地无水 实为集体屠杀

「我被打成右派后,一九六○年冬天,在酒泉的夹边沟。那时已经饿死了一千多名右派,但是上面还指示,让我们转去高台明水河农场搞春播大战。一无土地,二无水源,三无工具,四无籽种,五无住处,这不是让这些知识份子白白去送死吗?不是集体的屠杀吗?」–夹边沟倖存者李景沆

“革命名份诱惑”的历史注解

来源: 爱思想 作者: 王国伟 20多年前,李逊女士曾跟我说起,她在研究“文革”中的上海工人运动,我没在意。20世纪90年代,她去了美国,还是为了这个研究项目。21世纪初,她返回了上海,继续为这个项目在奔波,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已经从上海“文革”工运史拓展为整个上海“文革”运动史了。今天,刚出版的100多万字的新书《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运动史稿》(下称史稿),就搁在了我的案头。当面对耗费了作者20多年美好光阴、凭借作者的信念和乐在其中的坚持而完成的书稿,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

保密员忆林彪:他被党内政治逼成了精神病——毛家湾林彪琐事

林彪1938年那次负伤捡回一条命,但却给他留下终身不愈的病痛。林彪的病到底是什么病,并没有哪家医院、哪个医生给下过明确的诊断结论。所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只是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解释了林彪为什么对风、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反应敏感。保健医生蒋葆生认为林彪有精神病。林立衡也说,叶群曾对她说过,林彪的病是精神系统的病,是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只要辞职,不让他当接班人就会慢慢好起来。林立衡说,为此林彪曾向毛泽东提出辞职,不当接班人,毛泽东不准。

华为重启末位淘汰:不能把员工培养成贪得无厌的群众(图)

新闻配图
作者:李宁(原《华为人》报主编)

来源:重读Huawei、蓝血研究

为什么任正非多来年一直坚定不移地强调末位淘汰制度,裁掉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员工或不胜任工作的员工?就是为了激活整个组织,消除“沉淀层”,让一个大公司始终保持着小公司的活力。

哪些人是属于不努力、不能胜任工作,被淘汰的对象?被淘汰的人会不会与公司发生冲突,他们能心甘情愿地离职吗?

在管理界,一直流传一个“不拉马的士兵”故事:

一位年青有为的炮兵军官上升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其操练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部队队伍的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跑管下面,纹丝不动。什么也不做,军官不解,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军官回去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仍因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站在跑管下的士兵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在那个时代,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要的时间。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但操练条例没及时地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军官的发现使他获得国防部的嘉奖。在企业里,如果有不拉马的士兵,那就是被末位淘汰的对象了。

还有一种如南非好望角的蜜蜂,也是企业末位淘汰的对象。这种蜜蜂,靠寄生来生活,它从不工作,只会吃现成的蜂蜜,凭着自己的卵具有的伪装功能,混在其它蜂种的卵中,不被发现而寄生。它让其它工蜂傻乎乎地抚育着。几个月后,这种蜜蜂的后代会发展到数倍。由于他们只会消耗花蜜,而从不工作,整个蜂巢就就会崩溃。而崩溃之时,也是他们隐身而退,去寻找下一个目标的时候。

一个组织在长期运作中,如果有这种“不拉马的士兵”,有这样“好望角的蜜蜂”,自己不工作,滥竽充数,混水摸鱼,总处于安逸状态,长期无压力,人的动力就会潜移默化地衰竭,就会贪图享乐,使整个团队失去战斗力。一个战斗力不强的队伍,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失败、灭亡。而不拉马的士兵与不采蜜的蜜蜂,还会因闲着无事而越发懒惰、落后、消极,散布牢骚怪话,如果没有处罚措施,那么,它们就会像慢性传染病一样,扩散繁殖,让整个组织肌体慢慢坏死,破坏组织气氛。企业要是容纳这种人太多,组织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挫伤,团队就会士气低落。只有淘汰不拉马的士兵,不采蜜的蜜蜂,企业才能高效快速发展。

如何在市场低潮期间培育出一支强劲的队伍来,这是市场系统一个很大的命题。要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实行末位淘汰,裁掉后进员工,激活整个队伍。

我们贯彻末位淘汰制,只裁掉落后的人,裁掉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员工或不胜任工作的员工。我们没有大的结构性裁员的计划,我们的财务状况也没到这一步。和竞争对手比起来,我们的现金流还是比较好的,可以支持我们在冬天的竞争。

实行末位淘汰走掉一些落后的员工也是有利于保护优秀的员工,我们要激活整个组织。大家都说美国的将军很年轻,其实了解西点的军官培训体系和军衔的晋升制度就会知道,通往将军之路,就是艰难困苦之路,西点军校就是坚定不依地贯彻末位淘汰制度。

有人问,末位淘汰制实行到什么时候为止?借用GE 的一句话来说是,末位淘汰是永不停止的,只有淘汰不优秀的员工,才能把整个组织激活。GE 活了100 多年的长寿秘诀就是“活力曲线”,活力曲线其实就是一条强制淘汰曲线,用韦尔奇的话讲,活力曲线能够使一个大公司时刻保持着小公司的活力。GE 活到今天得益于这个方法,我们公司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是一个三、五年的短期行为。但我们也不会急于草草率率对人评价不负责任,这个事要耐着性子做。

——任正非2002 年6 月在研发委员会会议、市场三季度例会上的讲话《认识驾驭客观规律发挥核心团队的作用不断提高人均效益共同努力度过困难》

我们也不能把员工培养成贪得无厌的群众,要向员工的太平意识宣战。我们有员工提出为什么不建华为大厦让大家免费居住,为什么不实行食堂吃饭不要钱等等,这都反映了员工的太平意识,这种太平意识必须长期受到打击,否则公司就会开始迈向没落。现在公司的自动降薪就是用演习的方式进行打击。

——任正非《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坚持在绩效考核基础上稳妥地推行末位淘汰制,消除冗员,提高人均效率。

――任正非《关于2003 年经营及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向董事会的述职》

末位淘汰,它不仅可以使绝大部分员工自身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巨大的动力,保持组织的活力,使每个人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干劲、冲劲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对落后、懒惰、绩效一直非常差者的淘汰,也是对优秀人员的一种激励,淘汰落后员工也就是保护优秀员工,否则就是对优秀员工的一种打击。任正非要求在公司内,坚持在绩效考核基础上稳妥地推行末位淘汰制,消除冗员,提高人均效率。

如何把人激活,提高绩效,使人力资本增值,是任正非始终关注的事情,特别在是在IT的冬天到来的时候。

华为从1996年开始提出末位淘汰这个概念,当时华为的考核分为六个等级,A、B、C、 D、E、F;由于操作起来较复杂,后来华为的考核标准简单地分为A、B、C、D四个等级,A表示“优秀”,占比10%;B为“良好”,占比40%;C为“正常”,占比45%;D为“须改进”,占比5%。考核成绩连续为D,就意味着将有可能被末位淘汰,考核成绩连续3个C,就意味着不能涨工资。

华为从1999年开始真正实行末位淘汰制,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淘汰,而是一种“下岗培训”,即让不适应岗位的员工“下岗”,回公司总部生产部门培训后,可去新岗位应聘,应聘成功后可转入新的岗位工作。也就是在真正的淘汰之前,再给对方一次上岗机会,如果你能在新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出成绩,做出贡献,公司还会给你机会,公司有曾经“下岗培训”后再应聘上岗的许多员工,甚至有机会再提拔为干部的,如湖北武汉办事处曾有几位“下岗培训”后重新上岗,努力工作后被提拔为基层干部的骨干员工。

虽然公司已明确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末位淘汰制度,但是执行起来都比较柔性,如员工不合格,属于需要淘汰的对象,公司还有内部劳动力市场,也即公司内部各部门的人员招聘情况,员工可根据自己情况应聘其他部门和岗位,如果对方接受,就可调动部门岗位,也有主管将打算淘汰的员工安排或调动岗位。对于刚来公司的新员工,刚开始总有个熟悉的过程,所以只要压力能传递到,新员工努力,能够进步,就不会被淘汰。

华为在末位淘汰制度上坚定不移,每年各部门5%的比例不会动摇,但任正非却要求主管和干部部在执行上柔和与包容,要求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这是灰色思想的表现之一。

灰色思想的表现之二,是注意做好工作,让淘汰人员满意地离去,在档案上写得好一点,不留下任何黑点,让他们出去比较容易找到好工作;并告诉那些员工,他们离开华为只是暂时不适合此岗位,并不代表他永远不能适合这个岗位,不适合其他公司或其他岗位,他们以后还要找工作,还要在社会上做人,所以一定要让他们心情平和、心服口服,甚至高高兴兴地离开,将来有一天,他们还想回华为的话,通过考核,也可以再回来,华为的大门始终向他们敞开。

华为为做员工的思想工作,考虑到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吃过什么苦,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华为每个干部部配备1~2名老专家、老教授做员工的思想导师,负责与员工谈心,解决他们的困惑,了解他们的思想问题、工作、生活情况。

其实,真正被淘汰的不多,5%中更多出现的是自己选择离职华为,而不是被华为淘汰的。选择自己离职,一是给自己面子,二是还可以多拿10个月的工资。所以不少员工即将被淘汰时,多数会选择自己离职。

华为电气干部部,因末位淘汰一名员工,遭到这位员工的投诉,公司很重视,还专门在内部网上提出对干部部相关责任人的批评,认为他们没有做好思想工作,导致离职的员工意见很大。任正非认为,干部部门必须做好每一位离职员工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地离开,做到离开华为后仍旧说华为好,工作才算做到了家,而不是一离开华为后就骂华为。

即使在2001年冬天寒风阵阵袭来时,华为也没有像西方大公司,包括那些叫喊着“以人为本”的公司那样大量裁员。任正非要求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末位淘汰制度,对不能做出贡献的员工要适当地劝退,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但裁员的比例尽量减少,只占5%。

华为公司采取的5%淘汰制来自于西点军校快速培训选拔高级将领的体制。美国西点军校的学员即使全部优秀也要淘汰5%。

在和平时期,要人才快速成长并提拔到高层岗位上来,必须有一个公平的选拔方式。华为公司这些年来奉行的很多机制,在某些方面吸取了西点军校的长处,也就是只有成为一个优秀者,才能有进一步选拔的机会。它的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机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如果论资排辈是不可取的。不要忘了优秀的首要条件是品德,业务只是一个方面。

――任正非1997年在第二期项目管理培训班上的讲话

学员毕业时,评定30%的尉官工作后,经过再选拔工作也优秀的双优秀者进入校官培训入学考试。同样在两年的校官培训学习期间,仍按5%的淘汰率淘汰。毕业时,再选出30%优秀学员,在三年校官工作期间跟踪他的进步,同样双优秀者,进入校官的入学考试。这样,用15年的时间就产生了一批将军,所以,苏联和美国的将军很多都是40多岁。 

——任正非在第二期项目管理培训班上的讲话

2004年3月,联想战略性调整大裁员时,联想一位员工写了一篇感想“公司不是家”的文章,贴在网上,引起企业员工的共鸣与骚动,文章讲述联想以手起刀落的方式处理裁员,让被裁员工“2小时内必须离开公司”,与其原先倡导的“入模子教育”到亲情文化和人性文化,让员工感觉公司做的与说的完全不一致,这表现出联想在处理方式上的欠缺。总裁杨元庆原本希望通过调整来增强联想人的“狼性”、“市场攻击性”,和“客户导向意识”,提升公司的战斗力,但裁员留下的后遗症和由此蒙上的文化阴影,却是他始料未及的。在2004年的联想誓师大会上,董事长柳传志说:“我别的都不怕,就怕大家心散了。”

而任正非能做到让离开华为的人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怨气,虽然他嘴上从不说以员工为本,但他在冬天到来时,宁肯让新招来的员工没事干去接受培训白发工资,也没有大幅裁员,而是将人才储备起来。他相信,IT的冬天的到来,正是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时候。“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2003年的行业冬天,任正非认为一定会冻死非常多的公司,这是历史的规律,不可阻挡,IT资源的调整唯有通过牺牲一批公司来调整,为此,西方公司开始裁员,包括那些常常喊着“以人为本”的企业。西方公司裁员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或是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地裁员,而任正非是将人才储备起来,让他们接受培训,宁肯让高中层干部的工资降一些,也要留着这些员工,一起熬过几年的困难时期。任正非深信,等待来年IT的春天时,让他们去国际市场抢粮食。一年后,西方电信设备商从全球许多市场撤走了,逐步被华为抢过来并占领。

西方公司资本是第一位的,劳动者是第二位的,西方公司的CEO是对资本负责任而不是对劳动者负责任,现在大量裁员,只要公司赚钱了,资本保住了,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来可以再招兵买马。所以资本在为保住自己的前提下,必然要在其控制的范围内裁减成本,而现在最大的成本就是人的成本。西方公司是以资本为中心的机构,他们开始实施的政策就是在维护资本的利益,也就是说人可以走,但公司不能垮了。 

――任正非2002年10月在战略预备队伍建设思路&国内营销组织精简方案汇报会上的讲话《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开放的心胸和高昂的斗志和公司一起度过难关》

任正非认为企业淘汰员工不是目的,目的是激活组织,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均效益。只要公司长期实行末位淘汰这种激活组织的办法,就可保持企业的危机意识,和组织活力,企业就会长期的高速增长,组织得以激活。而不一定要采取10%的办法,10%的比例稍多了些,华为也要适合国情、多一些灰度,所以华为在末位淘汰的数量上采取的比例是5%。刚好是GE的一半。

再一种灰度就是任正非虽然对华为的高层干部要求很严,但对老员工的政策比较宽容。

华为的末位淘汰,另有一个内部精神,即要对多年以上的老员工予以适当保护。任正非认为,不管怎么样,当年华为处于开创期和成长期时,这些人能跟随公司,打下江山,虽然到了公司转型时期,有些员工表现得知识老化,不太能跟上企业的高速发展,对这些人,任正非也不是淘汰,而是采取保护政策,因为这些员工都是公司的忠诚员工,让他们调换岗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找到更适合他们的事,如去审计部门、财务及货款回收部门,特别是信息安全部门做监控工作。

华为的末位淘汰在2002年后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执行,对末位淘汰动了真格,包括对长期不在状态的老员工、干部也一样末位淘汰,使那些绩效为D“须改进”的员工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威慑,也对其他人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在开展末位淘汰的同时,公司也配合这一举措迫使业务部门进行整合,减少业务重叠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部门“庙宇”、“和尚”,过去业务部门由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只考核工作业绩与绩效,不考核人财物等成本,因此,重叠的组织设置,增加了许多无效的协调工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是多多宜善,有时会因为没事做而制造工作,如机关调查表格满天飞,让市场一线人员成天忙于填表格,在进行末位淘汰,也迫使部门考虑这一问题,一举两得。通过末位淘汰这个制度,让员工由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自觉地工作,由懒散转变为更有干劲与冲劲,不仅将员工激活,也大大提高了绩效,提高了组织活力与战斗力。通过组织整合,庙少了,不挑水的和尚也少了,“不拉马的士兵”和“好望角的蜜蜂”都淘汰掉了,无谓的协调与内耗也减少了。

宽容待人是任正非灰度管理智慧的一大特色,任正非是一个宽容之人,同时他要求干部要学会灰度学会包容来化解与下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周恩来告诫全党紧跟毛文革 批瞿秋白是叛徒要逐出八宝山——周恩来狠批瞿秋白:是叛徒要逐出八宝山

1962年,毛泽东批评1935年已被蒋介石杀害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晚节不终”“自首叛变”。与瞿秋白过从甚密的周恩来迎合毛泽东旨意,往瞿秋白头上大泼污水。1966年5月21日,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时提到:“盖棺不能定论,火化了也不能定论,像瞿秋白就是一个叛徒,他临死时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篇讲话在香港的一个杂志上发表了,意思是说我不应该参加政治活动。李秀成也是一个叛徒,李秀成的自供就看出了,戚本禹同志写文章批判过,不因为他死了就是烈士,我提议把瞿秋白从八宝山搬出来,把李秀成的苏州忠王府也毁掉。这些人都是无耻的。毛主席的一家,毛泽民、毛泽覃,毛主席的爱人杨开慧烈士,这些人是真正的烈士,这才是领袖的家庭。”

革命小闯将黄帅去世 叶永烈公布32年前通信(组图)

原标题:“革命小闯将”黄帅逝世后,叶永烈公布三十多年前采访通信 12月10日,年仅57岁的黄帅去世的消息引起不小的关注。对于这个名字,比她小的可能都不知道了。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反潮流革命小闯将”,黄帅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黄帅 一封信造就的“反潮流英雄” 1973年,13岁的黄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上五年级。9月7日,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 黄帅的班主任齐鸿儒看了这篇日记后,认为黄帅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要和她划清界限”。黄帅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给报社写了一封信,希望报社来人调和她和老师的矛盾。 在信中,她说:“……我是红小兵,热爱党和毛主席,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日记上,可是近两个月老师一直抓住不放。最近许多天,我吃不下饭,晚上做梦惊哭,但是,我没有被压服,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意见。究竟我犯了啥严重错误?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   据黄帅后来讲,信寄出后,她又有些后悔,“自己原本有错,而且那位语文老师平时对我们挺不错的”。 但是信已经寄出,而且恰逢当时需要在教育界树立一个“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典型的需要。黄帅这封六百字左右的信就成为了突破口,得到的批复是:“不是你和你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 按照“指示”,报社把日记作了摘编,并在1974年12月12日加了编者按语公开发表。12月28日,中央媒体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 几天之内,黄帅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全国各中小学迅速掀起了“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活动,有的地方还树立了本地黄帅式反潮流英雄。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小学生事件”。 12月12日才公之于众的黄帅1985年写给叶永烈的信。 30余年后才公开的另一封信 12月12日中午,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徐有威在朋友圈公开了另一封信:承蒙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先生提供并同意,公布这份刚刚去世的黄帅同学1985年给叶老师的信函。 信中,黄帅说,接受叶永烈的采访后,与父母商量了下,希望“不要以任何形式撰写关于我们的文章并希望您能以名作家的胸怀理解我们的难言之苦”。叶永烈在信末注明:我在北京访问了“文革”中家喻户晓的“红小兵”黄帅。并尊重黄帅的意愿,未将采访内容写进任何文章。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叶永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黄帅只是他“文革”人物系列访谈中的一个。“她当时很低调,不愿意多说这些事。”叶永烈说,当时主要是想采访黄帅的父母,“如果不是这样,可能她还会愿意多谈谈。” 黄帅   因为“小学生事件”,在“文革”结束后,有人叫她“四人帮”的“小爪牙”。很快,大字报铺天盖地,谣言四起。黄帅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经常遭欺负。黄帅的父亲很快就被隔离审查,不让回家。后来,她爸爸又被逮捕,投入监狱,同时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妈妈精神不支,加上严重贫血,黄帅经常看到妈妈昏倒在地。 念大学时,有一次妈妈发现黄帅仍在写日记,惊恐得当即跪在地上,恳求她把日记烧掉,永远不要再写文章,黄帅只得烧掉自己在中学和大学时代的一摞日记本。 所以叶永烈很能理解黄帅当时信中的心情,也就遵照他们的意愿没有写进文章。现在和其他采访录音磁带一样,这段当年的采访录音资料一并被叶永烈捐给了上海图书馆收藏研究,他手上也没有更多的资料可公开了。 “只是普通的师生矛盾,在今天不会有任何波澜” 徐有威比黄帅小四岁,当“小学生事件”轰动全国时,他才上二年级。但因为事件影响大,所以他也记得比较清楚。 “当时就是红头文件传达下来,我们根据文件精神写大字报。每个人都写,就是给老师提意见。”徐有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学校也好,师生也好,就是当成个政治任务,走个过场,“意见也都是些平常不过的意见,没有人当真。也没老师受到什么影响。”… Read More »革命小闯将黄帅去世 叶永烈公布32年前通信(组图)

传习近平对军委高层秘密讲话

日前媒体从接近中共高层的消息来源获得一份《军委主席就战争问题对军委领导干部的讲话》,并立即向其他关注中共高层动态的知情人士及熟悉中共高层政情的专家求证。有分析人士认爲,这份“讲话”,第一与习近平的思维能力、知识结构和语言习惯不吻合,第二与他最近数年表露出来的价值观念不相符,第三将这样具有根本颠覆性内容,对军委领导干部和盘托出、袒露心迹,也不像一个军委主席刚上台没多久的应有之举,显得政治上非常不成熟,势必在这样的范围,并进而在全军、全党和全国范围造成强烈的冲击,引起巨大的思想混乱。根据以上这些理由,他们判断,此文应属僞托习近平的名义发出。

49年前后 中共对地下党触目惊心的2个16字方针

据新华社原副总编辑穆广仁披露,大陆政权即将易手之际,中共曾对在南京的地下党员采取“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十六字方针。这一方针受当时客观条件影响,原件很难见诸于世。1949年以后的历史事实早已明白无误地证明,十六字方针并不是针对一时(“解放”初期)、一地(南京和其他刚“解放”的城市)的一种政策,而是要把以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地下党员,从得胜的红色阵营中暗地里逐步排挤、清除出去的一个总战略。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自反胡风、反右以来一直到“文革”,接连不断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当中,受害者历来不限于党外的民主人士和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大量昔年在“国统区”参加地下党的热血青年,都成了打击对象。这十六字方针,就可以看作是破解这一历史谜团的钥匙之一。

“反潮流革命小闯将”黄帅逝世 曾被人民日报肯定

原标题:曾被人民日报肯定的“革命小闯将”黄帅昨日在京去世

  [记者/林红]今日(12月11日)下午,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独家获悉:“革命小闯将”、“小学生事件”当事人黄帅因癌症于昨天下午在北京朝阳医院去世。据悉,黄帅曾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一名编辑。

  2013年10月,有媒体曾报道了《“革命小闯将”黄帅 回归平常人生》的消息。文章称,40年前,一个名叫黄帅的小学生曾被卷入一场席卷全国教育界的时代旋涡,如今她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她曾到日本留学、工作、生子,后来回国,还出版过自己的散文集,然后再次淡出公众视野。

  公开资料显示:1973年底,黄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上学。班主任让全班同学都写日记,要求写出心里的话。9月7日,黄帅这天的日记令她的人生发生了的转变(即“小学生事件”)。

  “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黄帅的班主任看了这篇日记后说“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不要跟着她学,要和她划清界线”。

  黄帅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便给《北京日报》写了一封信,希望报社来人调和她和老师的矛盾。

  她说:“……我是红小兵,热爱党和毛主席,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日记上,可是近两个月老师一直抓住不放。最近许多天,我吃不下饭,晚上做梦惊哭,但是,我没有被压服,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意见。究竟我犯了啥严重错误?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

  对于黄帅来说,写这封信的目的不过是希望解决她和老师的矛盾,好安心学习。据黄帅后来讲,信寄出后,她又有些后悔,“自己原本有错,而且那位语文老师平时对我们挺不错的”。

  恰恰在这时,江青集团正好需要在教育界树立一个“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黄帅这封六百字左右的信成为了江青等人的突破口。江青的亲信谢静宜回复:“不是你和你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

  她立即指令《北京日报》把日记作了摘编,并在1973年12月12日加了编者按语公开发表。《人民日报》12月28日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几天之内,黄帅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

  公开资料显示:1979年1月,黄帅以优异的成绩,领到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1979年,她报考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79年9月5日,黄帅跨进了北京工业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1984年9月,黄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工作。两年后,她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留学大军。1993年3月,黄帅获得东京大学“学术硕士”学位,之后到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工作。

  1996年冬,她生了一个儿子,像许多日本女性一样,做了两年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1998年12月,黄帅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工作,回到祖国。

  此前报道——

  《文革反潮流闯将黄帅:平静忆当年 淡然说“心事”》

  2009年10月28日 新民晚报

  “黄帅”这个名字很多4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30多年前那场全国皆知的“小学生事件”后,黄帅几经人生风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散文集《黄帅心语》,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眼前的黄帅,外表普通。曾经的岁月似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就像许许多多已经做了母亲的中年知识女性一样,礼貌而温和。黄帅好像已经习惯于人们的惊讶。她说,朋友们曾用十六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她:“直直的笑,淡淡的愁,高高的心,低低的调。”

  写日记不懈的爱好

  《黄帅心语》是从黄帅上世纪80年代末留学日本时写起的,笔墨所及,大多是她在“小学生事件”后的点滴经历。自1998年从日本回国后,黄帅成为母校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她说:“这本书不是自传,不是揭秘事件始末,只是这些年的一些感悟。”

  黄帅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从小至今,她的日记估计达到几百万字,然而存留至今的并不多,因为日记曾经惹来大祸。

  念大学时,有一次妈妈发现她仍在写日记,惊恐得当即跪在地上,恳求她把日记烧掉,永远不要再写文章,好像女儿一动笔就会酝酿灾难。在母亲的泪水下,她只得含泪焚化了自己在中学和大学时代的一摞日记本。

  直到后来留学日本,她才重新拿起写日记的笔,再次记录自己的心绪。

  她给日本的一些华人报纸写稿,当年在主持《天涯孤旅》栏目时,大约有5个月的时间,她一直坚持每星期给《北京青年报》写稿,这些日记和文章现在组成了《黄帅心语》约一半的内容。此外,书中还有她陆续写下的对于母爱、友情和人生的各种感悟。

  考大学人生现转折

  1979年,黄帅从北京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在填高考志愿时,她一口气写下4个选择都是北京工业大学。黄帅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确保能留在北京,因为当时父母的问题还没解决,而她的身心状态又不佳,不敢也不愿一个人远离父母。

  黄帅对北京工业大学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因为在大学期间,过去的阴影渐渐远去,她享受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的快乐。1984年9月,黄帅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两年后,她加入了留学队伍。

  1993年,黄帅获得东京大学“学术硕士”学位,之后到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工作。在日本呆了10年,黄帅一直有回国的想法。有一次,她回国和母校的出版社社长长谈了一次,社长说我们现在缺编辑你能来吗?于是,黄帅很快就收拾好行李,回了国。

  说家庭笑声特别爽

  黄帅的先生是一个在北京长大的山东人。她描述他时说:“他的性格和我截然不同,我太细腻了,而他比较粗放豪爽。”她说,当初和先生认识时,当他知道黄帅就是那个小学生时,并没有太惊讶:“他说,看不出你哪有名啊!”

  在日本时,黄帅度过了一段平静生活,特别是生下孩子后,做了两年“全职太太”。

  在书中她提到这样的细节:晒被子时,总是让丈夫的被褥彻底摊开,自己的被子缩在一角,她的心理逻辑是“阳光温暖了丈夫便是温暖了我”。暑假带儿子去看海,儿子嬉戏,她看儿子,“因为儿子在海里,所以也就看了海”。

  今年孩子10岁了,黄帅说,还没有很认真地想过哪一天,或以什么方式告诉孩子这一段历史。“他现在还不太懂,反正书也在,我也会继续写下去,到哪一天他愿意看,或他有能力理解的时候再说。”黄帅说到孩子时,脸上放着幸福的光芒,笑声也特别爽朗。

  过日子中年心悠悠

  黄帅说,《黄帅心语》出版后,她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也寄了一本。由于共同走过那段艰难岁月,黄帅与妹妹的感情特别深厚。她说,“我们姐妹都远离了风雨飘摇的日子,都走出了阴影,在阳光下灿烂起来。”

  现在的黄帅,闲暇时喜欢看中央十套的科教节目,每周末回娘家看望父母,她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人到中年,我的心愿就是悠悠度日,希望自己的心灵有余量可以欣赏到周围美好的一切,而不要穿上红舞鞋,永远在旋转。”

  小学生事件:自己痛,时代痛,别人也痛

  1973年,黄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上学。1973年9月7日,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

  黄帅的班主任齐鸿儒老师看了这篇日记后认为,黄帅“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

  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要和她划清界限”。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后,单纯的黄帅效仿当时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个学生的做法,给报社写了一封信,希望报社来人调和她和老师的矛盾。

  没想到,这封信迎合了当时需要在教育界树立一个“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的需要,黄帅这封600字左右的信得到了这样的批复——

  “不是你和你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按照“指示”,报社把日记作了摘编,并在1974年12月12日加了编者按语公开发表。12月28日,中央媒体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

  几天之内,黄帅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全国各中小学迅速掀起了“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活动,有的地方还树立了本地黄帅式反潮流人物。

  “四人帮”被粉碎后,事件迅速发生变化,报纸上开始用粗黑大字批判“一个小学生”。黄帅说,整个青少年时期,对她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痛,“自己痛,时代痛,别人也痛。”

  新闻链接:当事老师未受大冲击

  2006年,当年的当事人之一、黄帅的班主任齐鸿儒首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后来给报社写信,可能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其实我并不是在‘报复’她。”自己当时年轻气盛,“批评方式简单粗暴了一些”。

  黄帅的来信和日记登报后,他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一开始怎么也想不通,但后来还是认错了,因为如果再顶下去,可能就得离开教师队伍了。当时他也想明白了,有意见也不能转到孩子身上。就在来信在报纸上发表的那天,黄帅病了,齐鸿儒还到她家里去看了她。

当时中关村一小的领导看得比较透,处于风暴眼的中关村小学反倒相对平静,齐鸿儒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

  齐鸿儒说,在黄帅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她曾和同学们一起回学校看过他,师生们一起到颐和园划船玩了一整天。两人见面后,都没有再提及往事。对于往事,他早就释然了。[资料来源:新民晚报、晶报等]

美国带头攻击 WTO正面临一场生死攸关的危机(组图)

在其总统任期的最后几天,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对中国提起一宗贸易诉讼,意在把该案当作他领导的行政当局对华经济战的收官之作。

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的这一诉讼,名义上是反对北京方面为国内铝行业提供非法补贴,然而为此耗费了一年多精力的美国官员们认为该案具有更大意义。他们在向中国国有经济的金融基础设施发射一枚“导弹”。

奥巴马在宣布提起诉讼时指出,中国低利率的国有银行贷款、廉价的电力及其他政府补贴,加剧了铝和钢铁行业的“全球产能过剩”。他称,这些补贴都是非法的,都在给中国的国际竞争对手们造成痛苦。

奥巴马宣告:“我们正在采取行动保护美国乃至全球各地的工人们,他们每天都受到这些政策的伤害。”

此举一方面是要作出一个宣示,另一方面也是要移交一宗系统性的诉讼案,让奥巴马的继任者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接手一个现成的案子;特朗普正是借助同中国打一场经济战的承诺问鼎白宫的。奥巴马政府为了做得更加到位,还到布鲁塞尔等地寻求盟友们的帮助,欧盟官员们至今仍在考虑提起一个类似的案子。

然而近一年后的今天,这起由奥巴马政府提出的诉讼毫无进展,沦为特朗普导演的美国贸易政策戏剧性变化的牺牲品之一。

【老照片】中共的男女平等 思想解放是男女不分 同床共眠

专栏女作家:【解密】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十送红军》,一首优美的民歌,有的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如果你知道真相,就会感到可笑并嗤之以鼻。其实《十送红军》是客家采茶戏《长歌》改编的,1961年才问世。稍有点近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红军长征是1934年的事情,相差27年,这真是一次大穿越。

中共建政后惨绝人寰的多起灭门处决惨案——“文革”中的几件“灭门处决”案例

过去中国古小说和传统戏剧中,常有“满门抄斩”、“诛九族”的说法,大致指的就是这种“灭门处决”。不过,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这种“满门抄斩”、“诛九族”,也随着满清王朝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没料,1949年之后,这种“灭门处决”竟然在中国大陆上,以另一种更为时髦也更为冷酷的形式复活。本文将盘点中共建政后的几起惨绝人寰的灭门处决惨案。

央视主持周涛首度回应离职原因 惊了全国(组图)

说起央视的女主持,大家知道的更多是董卿、倪萍这样大咖级别的主持,说起她的名字,或许有很多人是陌生的,不过她主持的节目大家一定看过,《综艺大观》、《真情无限》,而且她从1996一2011年,连续16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是迄今为止连续主持春晚最多的女主持。

是的,她就是周涛,在央视她是不亚于董卿的存在。2016年的春晚是她阔别4年后重返春晚的舞台。今年已经48岁的她,和小7岁的董卿、小18岁的李思思站在一起没有半分显老。

央视第一女主持之争向来都是央视为数不多的看点,和所有的地方卫视一样,一姐不管是从大众来说还是竞争者本身来看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近日,由于董卿和周涛再度同台又引发了观众们对于央视一姐之争的讨论。今天不说董卿,只谈周涛。

  作为公认的央视第一女主持,周涛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她几乎囊括了所有权威的主持人大奖,其中尤其包括国家最奖项金话筒奖、星光奖、金鹰奖等,另外还获得了德国皇家电视台颁发的国际金皇冠奖,这是亚洲第一位荣获此奖项的主持人。此外,她还获得过第二届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政府奖),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称号,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周涛的成名靠的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周涛从小就接受着“求知、敬业、和睦、友爱”的家庭氛围的洗礼。书香门第的周涛从一懂事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周涛不但爱读书,而且按照爸爸妈妈的要求写读书心得。学习能力极强的周涛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从田家阉区第二小学考入重点中学–淮南三中;初中毕业后,又以高分进入高中重点班。尽管父母从未给周涛订下过她该考多少分的标准,但对周涛的走姿坐相,待人礼仪,奶奶却要求得很严格。

这个从安徽淮南走出的姑娘,1986年她从淮南三中考入北京广播学院。1990年周涛面临着毕业分配,当时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留北京的指标很少,如果要想专业对口做主持人,周涛就必须得回到安徽老家。为了留在北京,她放弃了做主持人的梦想。不过,周涛深谙取舍智慧,是一个能把理性与感性巧妙结合的人,勇于追求内心的向往,勇于挑战未知的人生,这既是她的目标也是她正致力做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涛得到了去北京电视台学习的机会,她勇敢地跑到北京电视台毛遂自荐。三年以后,周涛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电视台,担任《北京新闻》的主播,迈出了她主持人生涯的第一步。也许大家还不知道,周涛无论是当初报考北京广播学院,还是后来接替倪萍走进《综艺大观》,都有点戏剧性呢。

1995年4月2日,最疼爱她的爷爷在淮南老家去世了,她请了假回家奔丧。5日刚举行完爷爷的遗体告别仪式,就接到《综艺大观》剧组打来的长途电话,希望她在6日上午赶回北京,参加8日晚的现场直播。当时,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主任邹友开亲临现场接听热线电话,进行民意测验,结果,80%的观众认可了这个新面孔。!5个月后,周涛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从进入中央电视台第一年就开始主持春节联欢晚会,一连13年担任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

做了五年《综艺大观》的主持人后,在央视舞台上观众人气高涨的的周涛出人意料的要离开这个她熟悉的舞台,转去做《真情无限》栏目的制片人。在周涛的认真努力下,栏目的收视率不断地攀升,观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周涛的这次职业转换与跳跃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在担任制片人4年后的2005年,她又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辞去了《真情无限》栏目的工作,转入北京奥组委奥运新闻中心,担任新闻官,后又负责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全球电视转播的协调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