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你嘲笑他讀錯字 但你知道他在晶體學領域的貢獻嗎

  這幾天,林建華老師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因為「北京大學校長」這個身份,念錯了「鵠」字的錯誤被無數人拿來說事,有些網路評論對這件事做了很多誤導,也有些很極端的言論,頗有些不依不饒的意思。昨天下午,林老師發表了《致同學們的一封信》,對這次讀錯字事件進行了鄭重道歉。中國經濟網編輯知道我了解林老師,問我林老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何以勝任北大校長?藉此機會,我希望能夠把我認識到的林建華老師介紹給大家。

  

你嘲笑他讀錯字 但你知道他在晶體學領域的貢獻嗎

  林建華老師生於1955年,山東高密人。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林建華剛上五年級。1973年,18歲的林建華中學畢業後到內蒙古扎賚特旗巴達爾胡農場工作,當中學老師。1976年農場有一個推薦工農兵大學生的機會,本來林建華拿到這個指標是十拿九穩的,但當時農場的領導把這個機會給了別人。林老師後來經常講吃虧是福,經常拿這個事情舉例。如果當時農場領導把這個指標給了林建華,那麼他現在可能是一位已經退休的資深中學老師,因為這個機會只是去上一個地區的師範學院。1977年,文革結束,全國恢復高考,林建華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大化學系。

  1986年,林建華在北大經過九年刻苦學習,拿到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兩年後,他進入德國Stuttgart的 Max-Plank 固體研究所、美國Iowa州立大學化學系和Ames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領域為無機固體化學和無機材料化學。

  

你嘲笑他讀錯字 但你知道他在晶體學領域的貢獻嗎

  

你嘲笑他讀錯字 但你知道他在晶體學領域的貢獻嗎

  1993年,林建華回國,繼續在北京大學化學系任教,應該說他是當時中國在晶體結構領域水平最高的人之一。在他回國之前,當時中國學術界在粉末X射線衍射解析晶體結構方面明顯落後於世界主流科學水平,只能解決簡單的晶體結構問題,對於複雜的晶體結構解析無能為力。例如,當時某著名的無機化學實驗室,具有非常強的合成新型分子篩化合物的能力,卻不能完成結構解析,只能與國外科研機構合作,我們做合成他們做解析。這樣的合作發表出來的文章,第一作者一般是國外的科研人員,我們的科研成果被打了折扣。林建華帶領實驗室的老師和學生,利用粉末X衍射手段,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在過渡金屬複雜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鹽、稀土-過渡金屬金屬間化合物的合成、結構、物理和化學性質方面都很有成就。例如多種具有孔道結構的硼鋁酸鹽分子篩,因為是世界首次合成,具有命名權,於是命名為PKU1-PKU9(PKU是北京大學的簡稱),相關文章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等重要期刊上。因為他在晶體學領域的貢獻,他曾被評為中國晶體學會理事長。

  回國后的林建華憑藉豐碩的科研成果和領先的科研能力,很快被評為「傑青」(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1997年,林建華任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1998年開始任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院長。

  1998年中國開始評選長江學者,以當時林建華的資歷水平當選完全沒有懸念。林建華當時是化學學院院長,他覺得憑藉這樣的身份和其他人競爭是不公平的,於是主動放棄了參加長江學者的評選。這件事說起來容易,但我幾乎沒有聽到過有其他人這樣做。

  2001年林建華當選北京大學校長助理,2002年升任副校長,2004年任常務副校長,分管多項重要工作。這期間,他完全有機會參選院士,但他考慮到因為擔任行政職務分散了很多精力,不能把全部精力用於科研,於是放棄了參評院士的機會。

  

你嘲笑他讀錯字 但你知道他在晶體學領域的貢獻嗎

  2010年,林建華調任重慶大學任校長。他做了很多實事。重慶大學學生宿舍原來既無熱水也無空調,一到夏天學生苦不堪言。林建華親自找到企業,請他們捐贈設備,使所有的宿舍通上了熱水裝上了空調。他還大幅度提升了碩士生和博士生的補貼,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生活。他為重慶大學引進了很多人才,也聘請外面的學者到重慶大學任教,甚至直接擔任院長、副院長,這樣也因為觸動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引起反彈。然而,林建華並不畏懼,一心一意地推進重慶大學遠離「近親繁殖」,這些政策得到了絕大多數基層教師和全體學生的支持和擁護,重慶大學面貌煥然一新。

  2013年,林建華調任浙江大學任校長。當時的浙江大學某些既得利益者並不歡迎,並且上演了「海外校友會抵制新任校長」的鬧劇,他們以海外校友會的名義發出了公開信,指出林建華既不是院士也不是長江學者,並且和浙大沒有淵源。這篇奇文現在在網上還能找到,裡面的道理很有趣,比如浙大以前的某任校長是院士,卻是當上校長第二年評上的院士;某任校長和浙大有淵源,是因為他兒子在浙大讀書。林建華在浙大的成績我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關注一下2013-2015浙大的新聞。

  在大家都以為林建華要在浙大校長的位置上退休的時候,2015年林建華回北大接任校長。在北大當校長期間,他在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簡政放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林建華老師主張學校要面向學生和社會這兩大客戶,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學生,讓優秀的學生成長為社會的棟樑。他反對高校中存在的「近親繁殖現象」,他主張引進人才,主張人才流動。他主張大學去行政化,主張大學以學生為本。

  

你嘲笑他讀錯字 但你知道他在晶體學領域的貢獻嗎

  說幾件小事吧。

  林建華老師是我見過的最自律的人,他從來不會提攜任何他科研組的合作者或者自己的學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儘管他幫一下是非常容易的事。

  在林建華當北京大學副校長期間,不管白天的行政工作多忙,每晚8點,他必定出現在化學學院的實驗室里,做他熱愛的晶體結構解析,一直工作到很晚。很多重要的未知結構都是這個期間的工作成果。有一段時間,我在北大家屬院晚飯後帶著孩子玩的時候,總能看見林建華匆匆走向化學學院去工作。

  當時北大計算化學領域實力薄弱,林建華非常想引進計算化學方面的人才。當時有一位很合適的人選,他在美國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國際計算化學領域實力很強,但他並沒有回國的打算。林建華為了把他引入北大,多次登門拜訪,最終這位教授回到北大,提升了北大計算化學的實力。這樣例子還有很多,林建華引進人才,只看科研能力,完全不考慮出身、派系等個人因素。所以北大在避免科研領域近親繁殖方面做得是最好的。其他學校呢?很多學校有近親繁殖的傳統,導師只把自己的學生招進學校,一代一代下去,外面的人進不來,他們培養的人也出不去,科研很難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林建華調任重慶大學校長后停止招收博士生,也沒有在重慶大學設立實驗室。他認為如果不能專心搞科研,就專心做好行政工作,做好對科研的支撐。從2010年調任重慶大學校長開始,林建華再也沒有主持申請過任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對於他來講,如果出面申請項目應該是相對容易的,他的很多同事、同學甚至學生都在國家基金委工作,他本人又有很高的科研能力和行政職務,但他認為,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那麼申請經費就是浪費國家的資源。

  這就是我認識的林建華老師,一個我永遠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