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石門坎,是目前貴州最貧困的地方之一,許多人或許從未聽過這個名字,然而在一個世紀前,石門坎的名聲卻響亮海內外,它曾是中國西南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首開男女同校、雙語教學,校內建有游泳池、足球場,培養出了多位博士,這裡曾有中國最早的麻風病院和中國第一所苗民醫院……從原始苗寨到 「 文化聖地 」 ,再退回到偏遠山村,石門坎所經歷的一切,全因一位外國人的到來和時代巨變。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石門坎位於貴州西北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是中國西南萬千溝壑中很普通的一個偏僻小村寨。在一個世紀前,如果從國外寄信到石門坎,寫上"中國石門坎",郵差就能將你的信件準確送達。石門坎如此出名,是因為一個叫柏格理的英國人開創了石門坎的繁盛時代。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柏格理的肖像,這張照片擺放在石門坎榮合村楊華明的家中。柏格理1864年出生於英國康沃爾的一個牧師家庭,早年志向是當公務員,後來轉投傳教事業。1903年,柏格理以牧師、教師、醫生多重身份來到涼山彝族地區。1915年9月15日,他在石門坎因救治中國學生染上傷寒病逝,時年51歲。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因為父親的緣故,74歲的楊華明把自己家中的一間向街的房屋改造成了一個私人檔案館。楊華明是大花苗苗民,每天的工作就是伏在案頭,整理這段歷史。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柏格理來到石門坎創辦了學校——光華學校,這是縣裡第一所新式教育的學校,首開男女同校的先河,1906年開始了正式招生。在當地人的幫助下,柏格理為從未有過文字的苗族創立了簡明易學的拼音文字。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柏格理將足球帶到了石門坎,在學校後面的山坡上,柏格理帶領足球愛好者每天義務勞動一小時,數年後修成了足球訓練場。課間,學生們從教室衝到曾經的足球場上追逐玩耍。柏格理的光華學校辦學很有特色,每年學校的體育運動會深受周邊各族民眾歡迎,以至演變為民俗。運動會遠近聞名,帶動雲貴邊區體育發展,光華小學的足球和長跑項目每每奪魁,被後人稱為「貴州足球的搖籃」。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1907年,柏格理專為從外地聘請來的女教師修建的宿舍,這個簡陋的宿舍在山坡上已矗立了一百年。1910年,石門坎的學校增設苗文課和英語課,每周兩節苗文課,三節英語課,念完初小,學生就可以用苗文寫作,用英文講話(1949年後,貴州畢節地區的大批英語教師都出自石門坎)。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柏格理在1912年在學校修建的游泳池,1913年五月的端午節運動會正式投入使用,一直到1956年因為政治運動才廢棄了。星期五下午最後一節課,小學生們被安排打掃泳池衛生。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放學后,小學生們步行回家。石門坎在20世紀前半期迅速成長為一個鄉村教育中心,並且建立起一個影響遍及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區十幾個縣的鄉村教育體系。20世紀的上半葉,這裡的畢業生,有很多考取過碩士生、博士生,其中有10多人曾擔任省部級的高官。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石門坎西南三四公里處的山樑下是麻風病院,這裡曾是方圓數百里唯一的一所慈善機構。1919年,英國牧師張道惠聯合苗族、漢族群眾根據柏格里生前夙願,將麻風病醫院修在了距離石門坎七八公里的對面山包上,收治和護理各地送來的麻風病人。修建麻風病的計劃是柏格里1912年制定的,還沒有來得及實施這一計劃,1915年,柏格里便不幸逝世了。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在這些老房子里,曾經的麻風病人都痊癒了。雖然都有了新房,但是因為一些人家養著牲口,仍住在這些老房子里。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1977年,患麻風病的陳文禮從100公里開外的威寧被送到麻風病院隔離治療,一住就是40年。陳文禮說,麻風病治癒之後,就在這裡,也只能在這裡永久安頓下來,現在已經成家立業,有了9個子女。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麻風村裡的愛心村民學校,2002年建起來投入使用,直到2008年村裡的學生轉到石門小學后,空出來的教室成了村民唱讚美詩的場所。陳文禮在教室內整理牆壁上張貼的展示柏格理事迹的海報。這裡不用作教室后,成了村民唱詩的小教堂。天氣暖和的時候,幾乎每晚都有村民在這裡唱詩。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陳文禮回憶,1977年剛來到麻風病院的時候,有60多個患者。曾經住的老房子基本都倒塌了,現在統一蓋起了二層的新房。麻風村就是這樣形成的一個自然而又特殊的村子,現在有19戶57人在這裡生活。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楊華明保存著父親楊榮新的照片,左邊是柏格理苗文與漢字的對照表。1905年,為傳播基督教和知識的需要,柏格理迅速學會了苗語,會同當地苗、漢群眾歷經數月的努力,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為一個有史以來從未有過文字的民族創立了文字。楊榮新是柏格理的學生,華西大學畢業后,曾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民族語言文字研究所工作,還參與苗文字的改革。由於歷史原因,1959年8月含冤去世,留下了許多來不及翻譯整理的苗文古歌、故事、成語、辭彙等。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楊華明身後是他收集到的傳統民族服飾。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楊華明,從1993年開始,他跑遍了雲貴兩省10多個縣市的苗族聚居地,搜集苗族服飾和史料。當年柏格理來到苗寨時,就是穿著當地人的服飾。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石門坎許多本地村民,都從父輩聽到過關於柏格理的故事。65歲的邱廣明家住石門坎榮和村,是石門小校(原光華小學)的學生。邱廣明回憶,其父親是柏格理的學生,師生關係極為密切,常常跟柏格理一起玩耍。在他父親眼裡,傳教士並非高不可攀,也沒有刻意維護師道尊嚴,入鄉隨俗,與村民打成一片。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1915年9月,光華小學流行斑疹傷寒,這名51歲的英國校長因護理患傷寒症的學生染病去世,這件事震撼民心,柏格理贏得了當地群眾的敬仰。1924年,其追隨者高志華來到中國繼續他未完成的工作,於1938年被土匪殺害,與柏格理葬在一起。邱廣明回憶,文革期間,柏格里和高志華的屍骨被拋屍野外,至今不知所終。而現在,這兩座墓碑又重新以理性與記憶為支點,作為中國政府的文物保護單位而靜靜地矗立著。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墓地山崗下就是石門坎教堂,對於100年前的苗族人來說,一群尚處蒙昧階段的偏遠山民,為尋求改善原有的生活狀態,在柏格理的帶領下,以他們特有的方式,皈依了基督教,並從中獲得科學與文化知識。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教堂內,一位基督徒手捧一本苗文的讚美詩。石門坎的基督教傳播為苗民教育運動提供了一個契機,推動中國西南邊緣的小村寨融入外部世界,融入中國社會劇烈的社會變遷,即便自己的本土文化後來也被「宏大歷史」所撞擊和消解。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2017年12月24日平安夜,教堂籌備了眾多的文藝演出。每年的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苗族信眾都要在教堂舉行禮拜讚美。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來自附近苗寨的大花苗小朋友身著盛裝,排隊等待上台表演。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20世紀,石門坎在風風雨雨中度過了一百年,一個本來經濟基礎極其薄弱的地區,前50年經歷了從文化邊緣躍升到文化中心,后50年又從文化中心跌落到文化邊緣。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進入新世紀,石門坎曾經豐富的歷史被重新拾起,由省市縣政府幫扶石門鄉脫貧致富工程的村寨新居已在修建。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扶貧志願者,越來越多的扶貧政策來到了石門坎。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1906年建成並招生的石門坎光華小學遺址。現在新校舍建成后,這座教學樓便不再使用了,成為一處紀念遺址。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1937年,柏格理的追隨者英籍牧師高志華在光華小學約200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歐式房子,用於教學使用,解放後房子變成了鄉政府辦公樓。現在,石門鄉風貌改造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展,文物復原工程是其中重要一項。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石門鄉政府前修建的公園,公園內工人正在布置假山。近年來,石門坎的歷史文化價值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各級政府加大了對石門坎的財政投入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出於保護古建築遭破壞的目的,鄉政府辦公室從石房子搬了出來,重新建起了新的鄉政府辦公樓。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現在的石門坎與三年前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主幹道上不僅鋪設了石板磚,路邊還豎起了路燈,店鋪招牌上的「中國石門」字樣,似乎在提醒著人們那段輝煌的歲月。

  

一位英國人留給貴州苗族的遺產(高清組圖)

  創造了眾多奇迹的石門,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自然災害和政治洗禮,許多老人消失在塵埃里,許多老房子化為殘磚碎瓦,一批批靚麗的扶貧安居房拔地而起。柏格理「用實踐告訴人們,進步的科學文化和艱苦創業,可以在貧困、落後的地區實現教育的超常規發展。」